孙玉萍,女,汉族,1970年6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河口区第二人民医院主管药师。从二十年如一日照顾残疾丈夫,到挑起照顾双方老父母的重担,她悉心陪伴父母、公婆,数十年的路上为家庭遮风挡雨,她甘守平凡,用心用情维护着家庭这一温暖的港湾。面对亲属一次次的遭遇,她从未言弃、从未退缩,更未被压垮身姿,以巾帼的担当,夜以继日地扛起照顾病患家属、赡养双方父母的重担,她用自我的孝心和真情诠释着家庭责任、人间真情,她的家庭先后获得“亲情家庭”“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苗立文,男,1953年12月生,群众,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镇公益电影放映员。1975年,22岁的苗立文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50年来,他一个人、一辆车、几台设备,披星戴月穿梭于乡间小道,奔走于辖区内所有村落。从一名风华正茂的青年到身形佝偻的老人,他累计为辖区群众播放电影2万2千余场。从胶片电影放映到数字电影放映机,他用天天月月年年的辛勤付出和往返奔波点亮乡村夜色,为乡亲父老带来乡村之外的光影世界。
罗世明,男,汉族,1971年6月生,山东青岛人,城阳区河套街道罗家营社区渔民。当获知一载有5人的小型快艇海上遇险后,他用“渔家人”的本分毅然挥刀断渔网,赶忙驾船顶风破浪40分钟“急行军”,在寒冬冷海中历经40分钟现场生死救援,最终将5人全部救起。获评青岛市“2024年度海上搜救应急先进个人”“城阳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
柳冲,女,汉族,1988年7月生,群众,济南市正安公益应急救援服务中心负责人。为了凝聚公益力量,她发起成立济南正安公益应急救援队,奔赴辽宁葫芦岛、河北涿州、河南郑州等受灾一线,不畏风险、抛家舍业也要“能救一个是一个”;投身公益15年,她捐款捐物购置设备,参与各类公益助人、抢险救援活动2000余次,帮助受困人员近万名,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她还创办起“冲姐助农直播基地”,每年帮助农户增收2000万元以上……在她的带动影响下,60万“正安人”投身公益事业,成为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
于青,女,1977年11月生,山东乳山人,乳山市乳山口镇毛家村村民。于青的儿子7个月大时被确诊为脑瘫,她毅然辞去工作,全身心的照顾儿子,夫妻俩四处奔波求医问药,在青岛住院一住就是4年。在2016年时,带着儿子重新踏进校园,选择成为儿子的陪读“同桌”,这一坐就是9年,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上课期间,于青帮儿子记录笔记,随时帮他调整坐姿,护佑儿子在学海中破浪前行。风雨之后见彩虹,于青17年如一日的照顾,诠释了母爱的真谛,也创造着属于她和儿子的奇迹,儿子被评为“乳山市优秀学生”,还在山东省举办的朗诵大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范正安,1945年生于山东泰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以其“十不闲”绝技和“一人一台戏”的表演形式闻名遐迩。自幼拜师泰山皮影大师刘玉峰,他不仅完整继承了传统技艺,更融汇西河大鼓、山东四板书等艺术形式,将“十不闲”推向极致——一人同时操纵皮影、演唱台词、演奏八种乐器(如鼓、锣、木鱼),做到“脑里想着词儿,口中唱着曲儿,手里舞着人儿,脚下踩着锤儿”。这种表演形式被誉为“泰山文化活化石”,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法祥,男,1946年出生,中共党员,1964年入伍,退休于山东矿山机械厂,现居济宁市兖州区鼓楼街道红花社区。作为一名老党员,李法祥始终以诚实守信为立身之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他19年如一日在兖州区实验小学门口义务指挥交通,风雨无阻,守护学生安全;他热心社区公益,义务维修、清理环境,成为居民心中的“活雷锋”。他的事迹不仅展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更诠释了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
张顺,男,1996年12月生,潍坊市坊子区人,万科物业公司保安,2024年7月20日晚8时,他在河边钓鱼时,遇到一家三口先后落水,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跳入水中,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先后将溺水的一家三口救上岸,并凭借专业的急救技能使三人全部脱离生命危险。在公司先后获得“奋斗之星”“好青年”“服务明星”等荣誉称号,深受同事和业主们的喜爱和信赖。
姜坤,男,1995年11月出生,烟台市牟平区萤火虫爱心志愿服务队队长。参加志愿服务17年来,共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2600余场,服务困难群众1.2万余人,个人累计服务时长4920余小时,先后打造“团护青心”“医路萤光 爱暖万家”“见‘圾’行事”等多个项目,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已达1万余人,先后获评“烟台好人”“烟台市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仝爱莲,女,1956年6月出生,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镇富春村村民。2002年仝爱莲的丈夫突发脑梗,2005年病情恶化瘫痪在床。作为妻子,她对丈夫情深义重,20余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作为母亲,她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将自己的爱心无私地奉献给丈夫、奉献给家庭,用责任心对中华的传统美德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姜新是一名农业技术员,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长年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基地、种植户破解技术难题。他现任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九三学社聊城市委委员、九三学社东昌府区委主委,聊城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东昌府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常委会常委,“姜新田园通”工作室负责人。姜新是一名农业技术员,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长年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基地、种植户破解技术难题。他现任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九三学社聊城市委委员、九三学社东昌府区委主委,聊城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东昌府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常委会常委,“姜新田园通”工作室负责人。姜新先后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被九三学社中央评为“社会服务先进个人”、被农业农村部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评为“全国土壤肥料检测工作先进个人”、被聊城市政府评为“聊城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被重庆市农委评为“鲁渝东西部协作扶贫山东支农先进个人”,荣获“全省土壤肥料工作先进个人”“聊城市最美农技员”等荣誉称号。他还获得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聊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他主持编写了《东昌府耕地》等专业书籍2部,申请专利多个,参与制定多项地方标准。
张恩榛,男,汉族,1986年出生,中共党员,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庆云分中心工作人员。从业十余载,他始终以"护路为民"为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的大地上,有一个公益项目冉冉升腾,这就是“十元公益”,它用小小的十元钱汇聚起大爱能量,越来越多的人因它向爱而行,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海洋,为身处困境中的孩童送去希望与力量。卢刚正是这个项目的发起者,他和其他青年税务志愿者们,即如“苔花”般微小,也以绵薄之力彰显志愿服务的青春底色。卢刚,男,汉族,1993年出生,中共党员,2016年参加税务工作,现任国家税务总局莒县税务局店子集税务分局局长。工作中,他爱岗敬业、务实进取,是日照市税务系统最年轻的税务分局局长,4次获评“优秀公务员”;生活中,他热心公益、笃行不怠,是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十元公益”青春助学项目的发起者,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最美志愿者”“莒县十大最美青年”等称号。
尹承富,男,1969年11月生,淄博齐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桓台分公司党支部书记。2023年的4月30日,尹承富接到了母亲出车祸的消息,从母亲由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的那天起,他开启了130天的不间断守护,直到母亲出院。尹承富曾获淄博市“十佳孝星”、淄博市首届“文明家庭”、山东省“五好家庭”、桓台县“尊老爱老十佳青年”等多项荣誉。
马龙腾,男,汉族,1972年1月生,山东平度人,中共党员,平度市天柱山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他甘为天柱山的“看山人”,一条“巡山路”一走就是23年;他志做穿越千年的守望者,一片“痴心”融入了摩崖石刻肌理。曾获“全省最美基层文物工作者”、青岛市“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