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让自己停下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抓紧时间在我能动的时候,力求把事情做得越多越好,做到不能做了为止……”说这句话的是淄博市沂源县的一位87岁的退休教师。他就是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山东省道德模范、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中国好人”李振华。
宋吉强,“中国好人” 荣誉获得者,一位用 32 年坚守诠释超越血缘大爱的普通人。1992 年,他不顾自家经济拮据,收养了一名患有先天唇裂畸形和手脚粘连的弃婴。为抚养孩子,他四处求人哺乳,精心照料其饮食起居;为筹集手术费,他辛勤劳作,最终在乡亲与卫健部门协助下,成功为孩子完成矫正手术。2019 年,养女患尿毒症昏迷,他毅然捐肾未果,后在社会各界爱心帮扶下,为养女争取低保与善款,使其病情稳定。他的事迹彰显了人性的温暖,成为新时代崇德向善的生动典范。
赵洪芳,女,1969年8月出生,滨州市惠民县清河镇林家村村民。2006年赵洪芳继女林娟遭遇车祸全身瘫痪,赵洪芳细心照顾继女19年如一日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赵洪芳获得“第八届滨州市道德模范”“山东好人”等荣誉称号。
段新歌,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党办主任,护理专业出身,同时也是一名党员。2 月 2 日中午,她在河南新乡胖东来超市停车场,遇一名 12 岁男童因缺氧窒息昏迷,当即果断施救,对男童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在热心群众协助下清理孩子口中异物,最终使男童恢复呼吸和意识。待孩子情况好转后,她安顿好自身孩子便悄悄离开,事后还婉拒了胖东来超市寄来的感谢礼品,以专业素养和医者担当践行了医务人员的职责使命。
徐长顺,淄博市张店区工盛社区居民,“山东好人”,以拾金不昧的事迹成为社区榜样。2023 年 8 月 24 日,他在公园捡到内含 63 万余元现金及 20 万元存单的布包,经女儿协助报警后,将巨款全额归还失主。此后,工盛社区联合昌国小学开展 “校家社” 联动活动,少先队员探访徐长顺,学习其高尚品质,他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为青少年树立了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榜样。
王忠阳,197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国网荣成市供电公司石岛供电中心综合班职工。过去24年间,他全身心投入救孤助学事业,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带动身边同事踊跃投身关爱孤困、空巢儿童的公益活动,先后与267名儿童建立帮扶关系,开展 “圆梦微心愿”“电力讲堂” 等公益活动达110余次,累计募集善款44万余元,帮孩子们实现412个微心愿,普及安全用电知识超1万人次。他也因此荣获“山东好人”、“威海好人”等诸多荣誉。
王海燕,“山东好人”、威海市道德模范,荣成市燕语春风志愿服务团负责人。清明节期间,她带领团队志愿者走访慰问夏庄镇上郭家村战斗英雄齐进虎遗孀高瑞义、寻山街道青安屯村张春水等烈士亲属,送去生活用品,了解其生活与身体状况,聆听英烈事迹并表达崇高敬意。她持续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常态化开展烈属关爱工作,宣传英烈精神,推动红色血脉赓续。
谢金虎,宁津县柏源鸡胗店店主,自2015年起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坚持十年,送出近19万份,投入56万元,期间获多项荣誉,推动美德信用建设。
王鹏,山东梁山县小安山镇水屯村乡村医生,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是当地公认的健康 “守护神”。2007 年从济宁卫校毕业后,他返乡开办卫生室,十八年如一日拖着残疾身躯风雨无阻上门服务,对经济困难村民实行 “有钱没钱先看病”,累计垫付医药费三十余万元。2018 年荣登 “中国好人榜” 后,他进一步拓展公益事业,2019 年组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志愿者服务站,带领 40 余名志愿者行程 20 多万公里,为 8 个村庄的 43 名弱势群体提供义诊、助学等志愿服务 300 余次,持续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此外,他加入梁山县 “道德榜样宣讲团”,开展宣讲 30 余次传递正能量。先后荣获山东省学雷锋 “四个一百” 最美志愿者、山东省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等称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与公益担当。
王平,女,1992年生,山东淄博人,张店区湖田街道商家村村民。2023年12月21日,王平从一外地客商手里买了一床棉被,回家后竟发现被子里面藏着一个账本和七千元现金。虽然她的孩子正患白血病急需用钱,但王平并没有为意外之财所动,在一个小时之内就把钱物给送了回去,并谢绝了卖家的酬金。
孙玉萍,女,汉族,1970年6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河口区第二人民医院主管药师。从二十年如一日照顾残疾丈夫,到挑起照顾双方老父母的重担,她悉心陪伴父母、公婆,数十年的路上为家庭遮风挡雨,她甘守平凡,用心用情维护着家庭这一温暖的港湾。面对亲属一次次的遭遇,她从未言弃、从未退缩,更未被压垮身姿,以巾帼的担当,夜以继日地扛起照顾病患家属、赡养双方父母的重担,她用自我的孝心和真情诠释着家庭责任、人间真情,她的家庭先后获得“亲情家庭”“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苗立文,男,1953年12月生,群众,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镇公益电影放映员。1975年,22岁的苗立文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50年来,他一个人、一辆车、几台设备,披星戴月穿梭于乡间小道,奔走于辖区内所有村落。从一名风华正茂的青年到身形佝偻的老人,他累计为辖区群众播放电影2万2千余场。从胶片电影放映到数字电影放映机,他用天天月月年年的辛勤付出和往返奔波点亮乡村夜色,为乡亲父老带来乡村之外的光影世界。
罗世明,男,汉族,1971年6月生,山东青岛人,城阳区河套街道罗家营社区渔民。当获知一载有5人的小型快艇海上遇险后,他用“渔家人”的本分毅然挥刀断渔网,赶忙驾船顶风破浪40分钟“急行军”,在寒冬冷海中历经40分钟现场生死救援,最终将5人全部救起。获评青岛市“2024年度海上搜救应急先进个人”“城阳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
柳冲,女,汉族,1988年7月生,群众,济南市正安公益应急救援服务中心负责人。为了凝聚公益力量,她发起成立济南正安公益应急救援队,奔赴辽宁葫芦岛、河北涿州、河南郑州等受灾一线,不畏风险、抛家舍业也要“能救一个是一个”;投身公益15年,她捐款捐物购置设备,参与各类公益助人、抢险救援活动2000余次,帮助受困人员近万名,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她还创办起“冲姐助农直播基地”,每年帮助农户增收2000万元以上……在她的带动影响下,60万“正安人”投身公益事业,成为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
于青,女,1977年11月生,山东乳山人,乳山市乳山口镇毛家村村民。于青的儿子7个月大时被确诊为脑瘫,她毅然辞去工作,全身心的照顾儿子,夫妻俩四处奔波求医问药,在青岛住院一住就是4年。在2016年时,带着儿子重新踏进校园,选择成为儿子的陪读“同桌”,这一坐就是9年,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上课期间,于青帮儿子记录笔记,随时帮他调整坐姿,护佑儿子在学海中破浪前行。风雨之后见彩虹,于青17年如一日的照顾,诠释了母爱的真谛,也创造着属于她和儿子的奇迹,儿子被评为“乳山市优秀学生”,还在山东省举办的朗诵大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