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方舟(1926年6月16日-2019年1月2日),男,浙江宁波人,出生于上海市,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内科学院(伦敦)院士, 欧洲科学、 艺术、 文学学院院士,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长、一级教授。
南仁东(1945年2月19日—2017年9月15日),男,满族,吉林辽源人,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人民科学家。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2017年7月,入选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
钟南山,1936年10月20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厦门,中共党员,呼吸病学学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领军人物,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出生于广东汕尾,祖籍广东揭阳,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名誉所长。
黄祖洽(1924年10月2日—2014年9月7日),男,生于湖南长沙。理论物理和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杰出贡献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副主任、北京第九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物理学报》主编。
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2011年2月26日),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男,河北宁河(今天津市宁河区)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理论物理学家,核武器专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男,出生于江苏常熟,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生前曾任中国原子能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屠呦呦,女,汉族,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共党员,药学家,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发现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也写作茅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生前系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孙家栋,男,汉族,1929年4月8日出生于辽宁省复县(今瓦房店市),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第七、八、九、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卫星导航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开创者之一。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出生于浙江绍兴,原籍浙江湖州。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吴大猷(1907年9月29日—2000年3月4日),笔名洪道、学立,广东高要人,出生于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祖籍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县水坑乡(今鼎湖区水坑村)。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
李政道(英文名:Tsung Dao Lee,1926年11月24日-美国时间2024年8月4日),男,出生于中国上海市,原籍江苏苏州,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意大利林琴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