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前
朱永财
沈伟(中医名师)
NaDingEr(皮包品牌)
朗杰罗布
非凡(造型师)
方西京(企业家)
纳丁儿
天瞳(国学讲师)
吴佩璘
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七万的前秦军。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也是这次北伐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事。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僧固乡),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未来中原王朝的国运与兴衰,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
漠北之战,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生,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最艰巨的战役,是汉武帝向匈奴战略进攻的顶点,也是匈奴伊稚斜单于与西汉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大决战。
漠南之战是西汉元朔五年至六年(公元前124年—前123年)汉武帝派遣大将军卫青率军反击匈奴的三次重要战役,主要针对匈奴右贤王部及单于伊稚斜势力展开战略打击。
垓下之战是汉高帝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3年12月—前202年1月)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关于垓下的地理位置,一说位于今安徽省固镇县濠城镇,一说位于今安徽省灵璧县韦集镇。垓下之战是汉高帝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3年12月—前202年1月)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关于垓下的地理位置,一说位于今安徽省固镇县濠城镇,一说位于今安徽省灵璧县韦集镇。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现属邢台市平乡县地区)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加之刘邦西路大军攻破武关、蓝田,秦朝主力尽丧,加速覆亡。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战例。在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东北,一说河南长垣西北)。
邲之战,又称“两棠之役”,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会战,是当时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
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32年,一说二十年),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进行的一次决战。
长勺(sháo)之战,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此次战役,是继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