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北国风光(赵望云1959年创作的中国画)

赵望云1959年创作的中国画

《北国风光》是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于1959年创作的中国画作品,该作品通过传统笔墨技法展现了陕北地域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画面以墨色皴染技法描绘北方山川、树木与牧羊场景,并通过红衣少女点缀营造视觉焦点。2022年2月至4月,该作品在中国美术馆"江山壮丽"主题展览中作为重点展品呈现。赵望云在作品中实践了"以写生重估笔墨传统"的艺术主张,其采用的剑形枝条表现法和树干穿插结构成为研究长安画派技法特征的重要范例。

  • 名称
    北国风光
  • 作品类型
    中国画
  • 作品尺寸
    147×76厘米
  • 收藏单位
    中国美术馆
  • 展出记录
    2022年
  • 艺术技法
    树木皴染、墨色晕染

创作背景

赵望云作为长安画派奠基人,在1950年代进入艺术创作成熟期。该时期画家致力于突破传统山水程式,通过深入西北地区的写生实践,建立起表现北方自然风貌的视觉范式。1959年正值新中国美术创作高峰期,赵望云将多年积累的写生素材进行艺术提炼,创作完成这幅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作品。

艺术特征

树木表现技法

作品中运用三种典型树木画法:

陕北毛头柳采用剑形枝条表现法,通过中锋用笔展现枝条的刚健质感

白杨树以横向皴纹刻画树皮肌理,侧锋点染处理分枝结构

柿子树使用积墨法塑造苍劲树干,枝干穿插体现空间层次

墨色运用体系

画面通过多层次墨色渲染构建空间关系:

远景山体采用淡墨皴擦表现空气透视

中景林木运用浓淡相间的积墨法增强体量感

近景地面以枯笔飞白呈现冻土质感

人文意象表达

牧羊场景中红衣少女的着装设计形成视觉焦点,朱砂色块与冷色调背景形成色彩对比,既暗示北国严寒气候,又隐喻劳动者带来的生机活力。羊群造型采用简笔勾勒,通过疏密分布营造运动韵律。

展览收藏

该作品自创作完成后长期由中国美术馆收藏。2022年2月20日至4月10日,入选"江山壮丽——中国美术馆藏山水与风景题材作品展",作为反映北方自然景观的代表作在中央展厅展出。展览期间,该作品被收录于同名展览图录,并配合播放技法解析视频。

艺术评价

作为长安画派早期实践成果,《北国风光》体现了三大突破:

题材选择上将西北地貌纳入中国画表现范畴

技法创新中实现传统笔墨与写实造型的融合

审美理念上确立"劳动创造美"的价值导向

作品中的红衣人物意象处理,被美术史学者视为赵望云"忆写创作"转型期的重要标志,这种将现实观察与艺术想象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影响了后续长安画派画家的表现手法。在构图方面,近景人物与远景山体的比例关系处理,展现出画家对西方透视法则的本土化运用

阅读量:16 更新时间:2025-10-17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创作背景
  3. 艺术特征
  4. 展览收藏
  5. 艺术评价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