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时称九龙司地方一区)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
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历史背景
1982年9月,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因香港前途问题与其进行谈判。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应该明确规定:中国将于1997年收回香港。”双方最后达成共识,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于1984年签署协议。
1982年9月26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之幕。双方在经过首次谈判后,声明表示将会通过外交途径对香港前途的解决方法进行商谈。第二阶段的谈判是1983年7月12及13日两天,地点在北京。中方团长姚广、英方团长是驻华大使柯利达。
不过,由于双方在初期的会议中,1983年9月22、23日第四轮会谈后,1983年10月19、20日,双方举行第五轮会谈,中英公布中恢复了“有益的”、“有建设性的”形容词。1983年12月的第七轮会谈后,公报称双方回顾了会谈的进程和所取得的进展显示会谈已进入新阶段。
1984年4月,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他在香港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英国放弃1997年之后对香港主权。声明表示:“要达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年以后仍然继续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设想。”在此一段期间,香港的行政、立法两局议员频频访问英国。在1984年2月,立法局非官守议员更提出了“罗保动议”,引起各界的争议。
1984年6月,中英谈判进入最后阶段。7月份,英国外相贺维再访北京。8月1日,贺维抵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中英双方已同意协议大纲及主要条款。1984年9月26日,中国代表团团长周南和英国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代表双方在北京草签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
1985年5月27日,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香港进入了中国恢复行使主权前历时12年的过渡期。
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以2660票赞成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香港回归后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前期准备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实行后,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同时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政策因素: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法律依据: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群众基础:港澳同胞的爱国意识强烈,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准备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仪式过程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1997年6月30日午夜举行。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徐徐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零时4分,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江泽民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江泽民向中英两国所有为解决香港问题作出贡献的人士,向世界上所有关心和支持香港回归的人们表示感谢。向回到祖国怀抱的600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
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据基本法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香港回归后,将继续保持自由港的地位,继续发挥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继续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发展经济文化关系。所有国家和地区在香港的正当经济利益将受到法律保护。他希望世界上一切在香港有投资与贸易利益的国家和地区,继续为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努力。
江泽民随后指出,香港今日的繁荣归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创造的,也是同祖国内地的发展和支持分不开的。他表示相信,有全国人民作坚强后盾,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同胞一定能够管理和建设好香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创造香港美好的未来。
凌晨0时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中国代表团王汉斌、费孝通、雷洁琼、程思远、吴阶平、罗干、吴学谦、董寅初、何鲁丽、在港澳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安子介、霍英东、马万祺、成思危、方荣欣、蔡子民、经叔平、姬鹏飞、卓琳等成员出席了交接仪式并在主席台上就座。出席交接仪式的还有观礼团成员。
出席交接仪式的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30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国际知名政界人士,90多个国家驻香港领事机构的代表和一些国家的民间组织、地区与国际组织驻港办事处的代表。香港各界人士,澳门、台湾同胞,以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也出席了交接仪式。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及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1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七楼隆重举行。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和钱其琛、王汉斌、张万年等中央代表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其琛主持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第一个宣誓就职,国务院总理李鹏监誓。接着,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23名主要官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行政会议14名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 会59名议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常设法官、高等法院法官36人,分批走上主席台宣誓就职。随后,李鹏总理讲话,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成立表示 热烈祝贺,并且宣布:从今天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也发表了讲话,他提出“我将以忠诚的心志,坚决执行法律赋予香港高度自治的神圣责任,带领650万富于创业精神的香港市民,坚定地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路向前进”,并坚信香港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前途必定更加辉煌。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
当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举行。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典上发表讲话,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回到祖国大家庭的600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问候,并郑重重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变,是中央政府一项长期的基本方针。同时董建华发表标题为《追求卓越 共享繁荣》的讲话。随后进行了盛大的文艺演出。
历史意义
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历史意义可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来看:
对国内的意义:
1.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香港回归二十余年,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发展走向日益繁荣;
3.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通过香港回归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这一政策是英明正确的,同时为澳门问题的解决以及澳门的回归提供了实践的范本,最终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国外的意义:
香港的顺利回归不仅是给西方大国以有力的回击,而且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实例,对世界政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庆祝活动
首都庆回归
当日下午,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盛大招待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及首都各界人士等共四千多人出席。当日晚,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江泽民在大会上讲话指出: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庆祝香港回归招待会
周年纪念
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
2012年7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的主要官员在梁振英带领下宣誓就职,胡锦涛主席监誓。
新特首梁振英宣誓就职胡锦涛与梁振英握手并向梁振英祝贺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文艺晚会香港回归15周年升旗仪式
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
2017年6月29日至2017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
2022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
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
2025年6月1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媒体时表示,特区政府会在全港18区举办逾百项庆祝活动,包括升旗礼、步操汇演、嘉年华、综艺晚会、球类比赛等,同时会推出多元化优惠,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
阅读量:22 更新时间:2025-10-10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