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贺庆伟

八载公益行,温暖一座城

贺庆伟,男,197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尚德志愿者协会会长。贺庆伟在一次跟随朋友看望孤寡老人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弱势群体的生活十分困难,便萌生了帮助别人的想法。2017年,他和爱心人士组织成立了郓城县尚德志愿者协会。多年来,贺庆伟开展“郓育希望 筑梦成长”关爱未成年人活动,并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开展“分类式服务”,倾情奉献弱势群体。获山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者、菏泽好人等荣誉称号。

  • 中文名
    贺庆伟
  • 出生年月
    1976年5月

筑梦成长,点亮孩子希望之光

“微不足道的一份爱心,一份温暖,或许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贺庆伟说。他倾情奉献,共资助2名患病儿童,帮助25名学生圆梦,其中,2020年他帮助的10名贫困学生全部考上了重点大学。

一开始,贺庆伟帮助有困难的孩子时,只是以简单捐助的方式,把现金当面交给受助者。结果,他发现这种形式强化了孩子们的受助者身份,使孩子们表现得非常拘谨甚至是自卑。于是他改变了原有的捐助方式,定期将爱心基金交给孩子的家长,由家长转交给孩子;同时,鼓励考上大学的受助孩子,在寒暑假积极报名参与志愿活动,在孩子心中种下奉献爱心的种子。

640 (1).webp.png

家住郓城县郓州街道的张依依(化名),被列入“筑梦行动”。依依出生1个月时家庭破裂,从小跟随父亲生活,成长过程中,爷爷奶奶相继离世,14年前父亲患股骨头坏死,常年卧床不起,伴随多个并发症。贺庆伟了解情况后,开始对她进行帮扶。2024年,依依不负众望,考上了天津体育学院。她对贺庆伟说:“贺叔叔,感谢您教会我自信自强,今后我会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另一名家住八里河名叫樊岩(化名)的学生,在“筑梦行动”的帮助下,考上了青岛农业大学。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他们在贺庆伟的帮助下,积极乐观、向阳成长。

分类服务,温暖孤寡残疾人心

“人人都会遇到困难,人人都有年老的一天。让老人度过一个快乐的晚年,帮助困难家庭渡过难关是我的心愿。”8年来,贺庆伟累计帮扶200余名孤寡老人,关爱70多户困难家庭。他积极响应政府“按服务领域配置志愿者”“精准帮扶”的号召,在政府的引导下,将志愿者编入敬老院爱心帮扶队、精准入户走访队、义诊及文艺演出队三支队伍,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开展“分类式服务”,为扶危济困事业注入社会力量。

640.webp.png

玉皇庙镇葛庄村94岁的贾老太太,一个人生活十分困难。贺庆伟第一次见到老人时,发现老人家中卫生较差,二话不说拿上扫帚就开始大扫除。当时天气寒冷,老人却光着脚趿拉着鞋子,贺庆伟见状赶忙蹲下给老人穿上鞋袜。了解到老人的鞋子不便于穿脱,在后来的慰问中,他为老人买的鞋子,都是后跟浅、好穿脱的。张营街道二十里铺村的老侯因一次意外事故,导致高位截瘫。他家里有一双儿女正在上学,两位老人需要照顾。知道这个情况后,贺庆伟当天就开车前往老侯的家。在交谈中,贺庆伟得知他因卧床形成了严重的褥疮,长期无法愈合,第二天便拿出自家的1万元现金作为治疗费用,后来又陆续拿出6、7万资金帮他看病。目前老侯恢复得很好,已经可以坐着轮椅活动了,整个人也振作了起来。2024年,贺庆伟又开始资助老侯的孩子上学,尽最大努力托举这个家庭。

用心用情,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贺庆伟十分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成长。2023年5月,贺庆伟与有关部门联系,以尚德志愿者协会名义为郓城义和路学校捐赠图书1.8万余册,图书柜24架,共计36万余元。每年高考期间,贺庆伟都会征集爱心私家车,为需要接送的考生服务,为他们保驾护航,得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们的一致称赞。

贺庆伟的手机里有900多位联系人,大部分联系人除了备注姓名外,还特别备注了村庄名。这些特殊备注的名字都是他曾经帮扶过或现在依然在帮扶的对象。打开手机,贺庆伟能熟练说出每个人的情况:“这个孩子,我昨天刚给他通过电话,我们约好这周去他家里看看”“这个孩子家里没有亲人了,每年我都会把他接来我家,一块过春节”……

多年公益之路,谈起感想,贺庆伟是这样说的:“爱心不是一次性的行为,是有延续性的,只要和被帮扶人接触过,双方之间就有了联结、有了牵绊。”面对未来,他说,他会继续用自己的点滴爱心和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一抹抹微光。

文章来源

山东文明网-文明山东

阅读量:4 更新时间:2025-09-15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筑梦成长,点亮孩子希望之光
  3. 分类服务,温暖孤寡残疾人心
  4. 用心用情,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5. 文章来源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