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于小勇

新时代“好青年” 点亮三位叔伯晚年生活新希望

在济宁市金乡县卜集镇于辛庄村,有一个普通农民家庭,48岁的于小勇用八年时间,悉心照顾三位因特殊原因未成家的叔伯,成为村里人称赞的新时代“好侄儿”典范。于小勇,1977年1月出生,妻子李秋兰,1974年7月出生,两人育有一儿一女,生活虽不富裕却很充实。被他赡养的三位老人分别是:84岁的大伯于芝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生活几乎不能自理;75岁的二叔于芝新,肢体三级残疾,患有多种慢性病;67岁的三叔于芝钦,肢体四级残疾,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因历史原因,三位叔伯无依无靠,虽有“分散供养五保户”待遇,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变差,生活难以自理。于小勇便和爱人商量,主动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得到爱人的支持。

  • 中文名
    于小勇
  • 出生年月
    1977年1月

不离不弃 挑起家庭重担

2018年,卜集镇政府建议三位叔伯住敬老院,但于小勇觉得缺少亲情,便谢绝好意,决定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在农村的一般家庭,能够赡养好自己的父母就算是孝顺了,侄子赡养叔伯的行为并不多见,更为罕见的是同时赡养了三位叔伯,好多人都难以置信。于小勇的性子特别好,八年来任劳任怨,承担起照顾三位叔伯饮食起居的担子,犹如对待亲生父亲一般,日复一日、事无巨细地默默付出,除此之外,他还要承担起家中的农活,再苦再累也从无怨言,一提起他邻居们都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妻子无条件的支持,也让于小勇感到十分欣慰,八年来虽然艰辛填满了生活的每个日子,但他的笑容依旧灿烂如花,他的内心始终安宁如春。

640.webp (1).png

全心全意 诠释人间真情

2022年5月,大伯因脑梗住院,于小勇每天早起为他洗脸、擦身、清理秽物、换衣,再抱到轮椅上晒太阳,帮助恢复。他医院家庭两边跑,一边照顾住院的大伯,一边回家照顾二叔和三叔,白天陪大伯治疗,晚上回家干农活。同室病友及家属都称赞他:“就是亲生儿子,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个程度。”于小勇却说:“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亲情是血脉相连,我陪在他们身边,让老人安乐。”为了照顾家中亲人,他从没外出游玩,出门办事也尽量早回,生怕家中老人需要他。每当看到老人开心的笑脸,他心中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640 (1).webp.png

日夜坚守 守护老人健康

于小勇为了给三位叔伯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学习卫生知识教给老人,配备口罩和药物,三年来三位老人连感冒都没得过。2022年12月疫情高发,他为老人准备预防中药方剂,要求他们足不出户,吃穿用度都亲自送上门,放在门口让老人消毒后再用。正是他的耐心与细心,让老人安全度过感染高发期。二叔常说:“这辈子没孩子,但有小勇,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有人问于小勇照顾多年累不累,他说:“苦累是真,但既是一家人,就有义务赡养。”他的孝顺赢得街坊赞誉,他却总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640.webp.png

言传身教 常怀感恩之心

于小勇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山东华宇工学院读大三,儿子在济宁技师学院学习。孩子们为父亲照顾三位爷爷感到自豪,主动提出勤工俭学,周末发传单、在饭店当服务员,赚取生活费减轻家中负担。于小勇虽心疼,但孩子们坚持,承诺不耽误学业。假期回家,姐弟俩给老人送自己赚钱买的新鞋、新衣服,爸爸看着眼含泪花。孩子们说:“爸爸妈妈对三位爷爷很好,我们一家人每天有说有笑,苦点累点不算什么。看着爷爷们和爸爸妈妈开心,我们也高兴!长大后,我也要做爸爸这样的人!我为我的爸爸骄傲!”

于小勇,一个普通的农村汉子,万家灯火中最平凡不过的那一个,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真情与孝道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用责任与担当抒写了人间最美的真情。

文章来源

山东文明网-文明山东

阅读量:10 更新时间:2025-09-15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不离不弃 挑起家庭重担
  3. 全心全意 诠释人间真情
  4. 日夜坚守 守护老人健康
  5. 言传身教 常怀感恩之心
  6. 文章来源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