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

海南省的国家森林公园

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跨乐东、东方两县市,距三亚市90公里,总面积46666.67公顷。森林公园地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9.7℃,最高月平均22.9℃。植被类型热带半落叶季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森林覆盖率98%。主要景点有:主峰、天池、鸣凤谷、雨林谷、蝴蝶谷、沟谷雨林、大元军马下营、九龙溪、紫荆瀑布等40多处。

  • 中文名
    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
  • 森林公园级别
    国家级
  • 地理位置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尖峰岭
  • 面积
    46666.67 公顷
  • 植被类型
    热带半落叶季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
  • 批准时间
    1992年9月
  •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 开放时间
    全年 7:00-0:00

基本信息

1992年9月,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境内,跨乐东、东方两县市。地理位置坐标介于东经108°46'~109°45',北纬18°23'~18°50′之间,总面积46666.67公顷。

地形地貌

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山地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8座,海拔1412米的尖峰岭是园内的第一峰,由长期的地质运动(花岗岩侵入,地壳抬升)而形成,它雄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独特地质风貌。

气候特点

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中心区年平均气温19.7℃,夏季平均气温25℃,最高月平均22.9℃,最低月平均15.1℃,人称“热岛凉山”。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5000~120000个/立方厘米。

资源情况

植物资源

截至2016年5月,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山顶植被为典型的山顶苔藓矮林,并出现有较多的温带成份,如壳斗科、杜鹃科、越桔科的一些种类。常见的花卉有:木荷花、桃金娘、野牡丹、海南黄杞、海南杜鹃、红花酢浆草、草蔲、仙人掌、竹叶兰、虾脊兰、寒兰、多花兰、象牙白、鹤顶兰、五唇兰、安诺兰。热带水果种类主要有:腰果、无花果、香蕉、鳄梨、番木瓜、芒果、番石榴、猕猴桃、余甘子、杨桃、波罗蜜、红毛丹果和酸豆果。

动物资源

截至2016年5月,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内有珍贵的保护动物海南坡鹿和海南黑冠长臂猿,它们主要分布在尖峰岭和霸王岭一带。在尖峰岭生活的重点保护动物有:猕猴、大灵猫、小灵猫、海南豹猫、云豹、椰子猫、黑熊、小瓜水獭、海南水獭、树鼯、巨松鼠和穿山甲等。已发现的鸟类有21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有:孔雀雉、白鹇、原鸡、鹰雕、黄嘴白鹭、海南山鹧鸪和海南虎斑鳽等。两栖爬行动物,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平胸龟、金钱龟、山瑞、巨蟒、眼镜王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斑飞蜥、琉球疣螈、细痣疣螈、东南亚似鬃蟾、虎纹蛙、斑腿树蛙、泽蛙、沼蛙、弹琴蛙等。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尖峰岭林业局自1993年先后投资5100多万元人民币进行旅游开发,修建公路、人工湖、栈道等,建设了系列旅游接待服务设施。 [7]

品牌建设

2005年,被中国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森林”之一。

2009年,被美景中国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森林公园”之一。

交通线路

交通

海口西站——尖峰岭

每天上午九点、十二点发车。

尖峰岭——海口

每天上午六点、下午一点发车。

海口至尖峰路口(距公园大门八公里)三亚至尖峰路口

每天有省汽快车(流水发车)

路线

尖峰岭登高一日游

天池——天然植物园(独木成林、空中花园、绞杀)——猴峰——尖峰(观四海、日出、晚霞、仙人洞)。

热带雨林生态一日游

热带树木园——千年睡佛——将军岩——峰海亭——鹿泪瀑——黑岭观四海——鸣凤谷。

热带雨林休闲二日游

天池度假村——观日出——天然植物园——热带原始自然保护区——虎啸龙吟——青岭瀑布群——天池垂钓、泛舟。

历史人文

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尖峰岭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着一颗千年灵芝。这颗神奇的千年灵芝可以医治百病,延年益寿。于是,太上老君派了一只神鹿守护灵芝,只等时候一到就献给王母娘娘祝寿。可是有一天,为了救护海边一个发生瘟疫灾难的黎村,神鹿把这颗神奇的千年灵芝采了下来,献给了黎族的父老乡亲。黎村人得救了,可是这只神鹿却因此触怒了上天,被打入凡尘,化成了一颗美丽的鹿树。

阅读量:28 更新时间:2025-08-08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地理环境
  4. 资源情况
  5. 开发建设
  6. 交通线路
  7. 历史人文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0.3766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