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炬,埋下希望的种子
田志朋是一个和善的人,总是以满面笑容面对生活。日常工作生活中,他总是尽自己最大力量去服务社会、帮助有困难的人。
田志朋曾多次参加无偿献血,2019年,田志朋在单位组织献血活动时,偶然了解到中华骨髓库这一项目,“在跟工作人员沟通时了解到中华骨髓库,当时只想着,或许有一天能帮到某个陌生人,很有意义,所以就加入了。”于是,他默默挽起衣袖,留下了10毫升造血干细胞血样,静待花开。
五年静候,终迎生命回响
2024年10月,田志朋接到了潍坊红十字会的通知,得知自己可能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他知道造血干细胞配型非常难,非亲属关系能配型成功的更是稀少,这份“生命的缘分”让他既震撼又坚定:只要有救人的可能,就要全力以赴。
面对家人的担忧,田志朋耐心科普讲解,当他得知对方是一个孩子时,更加坚定了捐献的决心。他说:“我也有孩子,更能体会到孩子患病时,父母家人的痛苦心情。若此刻退缩,孩子的父母该有多绝望?而且志愿者这么多,只有我配型成功,有机会帮助到这个孩子、这个家庭,也是我的幸运、我的福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田志朋经历了多次体检和严格的筛选,每一次检查都伴随着紧张和期待,但他从未退缩。他知道,这不仅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全面考验,更是对等待救助患者的生命承诺。
无畏奔赴,以生命托举生命
在进行了多次HLA高分辨检测与体检后,终于确认田志朋完全具备捐献条件。2025年2月13日,在单位同事陪同下,田志朋前往济南,开始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最后的准备。住院准备捐赠期间,他每天早晚注射一次动员剂,定期检查血液变化。经受着身体对药物的强烈反应,他却笑着说:“打针、抽血、反应,比起那个孩子正在经受的痛苦,这点疼痛算什么?”自己的坚持,或许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给一个家庭带去希望。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一路前行。
终于,在2025年2月18日这一天,采集室内仪器缓缓运转,从他体内分离出229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三个多小时的漫长过程里,他始终紧握拳头,任由汗水浸透衣衫。“就像是完成了一场神圣的仪式。”当看到提取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医疗设备上取下,承载生命火种的冷藏箱被郑重交接时,他眼眶湿润:“此刻,我和那个孩子就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了。”
从10毫升血样到229毫升生命火种,从银行工作者到“生命摆渡人”,田志朋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这份跨越血缘的守护,不仅拯救了一个孩子,更点亮了一座向善行善的爱心灯塔。
文章来源
山东文明网-文明山东
阅读量:41 更新时间:2025-08-07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