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李春林

医学博士

李春林,男,土家族,1996年7月生,中共党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2022级骨科学博士研究生。学医10年,入党10年,在读医学博士生李春林时刻铭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誓言,2023年以来,先后5次在差旅出行途中化身“急救侠”,以冷静决断、高超医术,将5名急症患者从生死边缘抢回。他把拯救生命作为职业本能和习惯,用守护“生命火种”书写特殊的“毕业论文”,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医学生的风采与担当。

  • 中文名
    李春林
  • 出生年月
    1996年7月
  • 民族
    土家族
  • 职业
    医生

首次救人,候车大厅完成“优秀答辩”

2023年11月2日,正在火车站等待检票返济参加答辩的李春林,突然听到车站广播里播报有乘客急症发作,急寻医务人员。“救人要紧!”。作为一名医生,几乎是本能反应一般,李春林当即放弃了检票上车,跟随广播声音,紧急奔赴到患者身边。只见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坐在地上,脸色苍白、大口喘气,捂着胸的双手抖得厉害。李春林赶紧上前查看,发现患者心跳竟达160多次/分钟,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兄弟,有我在,你别害怕!”李春林一边安慰患者,一边冷静地向乘务员索取医疗设备。李春林通过询问身边的人,得知患者是在闻到其他旅客的香水味后突发上述症状,当即考虑可能为“哮喘急性发作”。

640.webp (1).png

学医多年,李春林知道哮喘患者有随身携带药物的习惯,他迅速在年轻人身上找到了对症药物,协助患者服下,等到症状有所缓解,又在导师的远程指导下完善了急救方案,制作了简易急救包和急救手册,直到送患者安全上车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后才默默离开。这时李春林已经错过上车时间,“我想错过就算了,我得先把他看好再说,不然我没法放心。”李春林说。

四次出手,医学博士化身“急救侠”

救人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本能。有了首次施救的经验,李春林便养成了出行时随身带着急救包的习惯,没想到就在20多天后的一场云端救援中派上了用场。2023年11月26日在他乘坐的SC4972返济航班上,一位年仅5岁的儿童急症发作,浑身红疹呼吸不畅。危急时刻,李春林再次挺身而出,在为患儿细致查体和询问病史后,判断其为急性荨麻疹发作,便立即从急救包拿出抗过敏药物对症处理,患儿转危为安。

640 (1).webp.png

无独有偶,两个多月后的2024年2月1日,李春林再次在G1995次返乡列车上上演了生死急救。有一名乘客在座位上口吐白沫,听到寻医广播后,他连奔6节车厢赶到患者身边。患者此时已经昏迷,生命体征紊乱,情况万分危急。他迅速与齐鲁医院专家线上连线会诊,经过连续4次的急救处理,顺利完成了这次被网友称为“教科书”式的专业急救。

李春林的善良与勇敢,宛如永不熄灭的火炬,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刻照亮黑暗。2024年5月19日,李春林在列车上救助了一名急性中暑的儿童,10月10日又在济南市历下区朝山街救助了一名醉酒猝倒的中年人。这个总说着“别担心,有我”的有为青年,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见义勇为的深刻内涵。

热心公益见义必为,他是医者仁心的“小郎中”

学医是李春林的初心,由于姐姐罹患重病,从小他就许下了立志学医、回馈社会的愿望。面对全国近亿人被骨质疏松症困扰、上千万个中老年家庭因此造成沉重负担的现状,李春林毅然选择将骨松防治作为博士课题,坚持参与老年人骨质疏松筛查与干预项目、山东省骨松大讲堂义诊、世界骨松日大型义诊等活动,奔赴各地开展基层义诊169场次,送医下乡入户,受益群众数万人次。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李春林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骨松防治,研发骨质疏松疾病风险预测模型,探索创立了“医心护骨”骨质疏松全病程智慧管理公益模式,实现骨折风险精准评估和基层诊疗能力提升。该项目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公益赛道的金奖,被《光明日报》专栏报道。

640.webp (2).png

“为医者,眼中要有光,那是力量,也是希望。”业精于勤、古道热肠的李春林,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山东大学“道德风尚奖”、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医德风尚奖”等荣誉。其善举被人民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权威媒体和机构关注采访,救人事迹在2024年除夕夜中国教育电视台《全国教育新闻联播》上专题报道。

文章来源

山东文明网-文明山东

阅读量:38 更新时间:2025-08-02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首次救人,候车大厅完成“优秀答辩”
  3. 四次出手,医学博士化身“急救侠”
  4. 热心公益见义必为,他是医者仁心的“小郎中”
  5. 文章来源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0.8015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