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四川博物院

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浣花南路251号,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正处级事业单位,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随着新馆落成,由四川博物馆改称现名。

  • 中文名
    四川博物院
  • 地理位置
    四川省成都市浣花南路251号
  • 类别
    综合博物馆
  • 景点级别
    国家一级博物馆
  • 投用时间
    2009年
  •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 门票价格
    免费
  • 馆藏精品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三星堆青铜器等
  • 机构规范
    正处级

基本信息

截至2024年12月,四川博物院现有院藏文物35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7万余件。四川博物院拥有专职、兼职研究员30余人,先后研究出版了《四川博物院藏〈格萨尔〉唐卡研究》《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研究》《馆藏书画精品集》等学术著作。2011年,“四川博物院修复能力提升”项目,被国家文物局确立为全国两个试点项目之一,2012年10月,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2年12月4日,四川博物院发布通告,为营造良好的观展环境和拥而不堵的观展秩序,“四川博物院”栏目实名制预约参观。2024年12月6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公开发布的关于四川博物馆新馆(总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中显示,四川博物馆新馆(总馆)项目拟选位置为四川天府新区。

据2022年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馆内藏品总数195352件(套),珍贵文物数45605件(套),年度观众总数420343人次。

建筑布局

2009年,四川博物院新馆落成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新馆占地88余亩,投资约3亿多人民币,总面积1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达32026平方米,规模是原馆的4倍,展厅数量达14个,展厅面积约12635平方米,包含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工艺美术、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等10个常设展览,还有4个临时展厅,用于举办各类临时展览。新馆还建有可容纳200余人的学术报告厅,用于各种大型会议和学术讲座。

主体建筑采用"门、堂、廊“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构成空间序列,主体建筑围绕“T”形的中庭来组织各种功能,地下层为车库及设备机房,底层为文物库房、修理房,二层为展览区,从室外大平台直接进入。展览区分为三层,第1层设有四川汉代陶石艺术展、多功能厅会议接待室;第2层为巴蜀青铜器展厅、陶瓷精品展厅、书画馆、张大千作品展;第3层是藏传佛教文物馆、万佛寺石刻馆、四川民族文物展、工艺美术馆、百年四川馆。

主体建筑西侧为办公区,设有培训中心、科研办公场所和信息中心;东南侧与主体建筑以空廊连接的是服务性商业区,设有商铺和茶坊。

文物保护

四川博物院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物,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和改革开放三十年期间,通过考古发掘、捐赠和广泛征集等方式,四川博物院至今已拥有藏品26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399件、二级文物6731件、三级文物95345件,在全国省级馆中藏品数量和等级均名列前茅。

馆藏文物分陶瓷类、砖石类、金属类、钱币类、书画类、民族民俗类、碑帖类、近现代类八大类三十余小类,具有浓郁的巴蜀地方特色。参观者可通过重要文物前的“语音导览系统”,输入文物编号,获得文物的自动语音解说。残疾人朋友入馆参观也可享受专供轮椅通行的无障碍人性坡道设施。

除了文物丰富,精品众多,布展方式现代等特点,四川博物院的文物保护措施也可圈可点。除了现代博物馆常见的恒温、恒湿设置以外,省博新馆还特地引进了声光系统。新馆所有书法、绘画、纺织展厅的灯光全部使用声控灯组,馆内无人时,所有灯组会自然暗淡下来。同时,所有展柜采用了透光度极高且具有防弹功能的超白玻璃,参观者可近距离观察到精品文物的最细微处,感受国宝的独特魅力。

作用价值

研究成果

四川博物院拥有专职、兼职研究员30余人。与四川大学博物馆共同组建“科研规划与研发创新中心”。发挥各自在文物资源、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推进科研规划与研发创新。以科研课题培养人才,有千余篇论文发表在全国和地方的学术刊物上,先后研究出版了《四川博物院藏〈格萨尔〉唐卡研究》《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研究》《馆藏书画精品集》《张大千留蜀精品》《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及大风堂印》《龙泉青瓷》《四川博物馆》《红军长征过四川》等高水平学术著作。为促进四川博物院的学术科研发展,搭建与国内文博同行的交流平台,创办了《博物馆学刊》,赢得了业内的广泛赞誉。

2011年,“四川博物院修复能力提升”项目,被国家文物局确立为全国两个试点项目之一。2013年3月,该项目顺利建设完成,并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该项目的建成不但可以满足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保护研究与修复的需要,而且还通过构建文物保护修复平台为省内外各文博单位的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机构设置

常设机构

新院常设机构有: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后勤保障部、典藏部、学术中心、陈列展览部、公众教育部、博物馆教育推广部、信息中心、政府采购办、产业办、流动博物馆、图书馆、安全保卫部。

业务部门

典藏部

制定藏品管理规划,负责全院藏品及相关信息管理工作,制定与本院藏品管理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承担藏品保管与登记著录专委会工作;做好全院藏品的登录、保管、保护、利用、研究、日常维护等工作,办理藏品出入库和点交、查收的相关手续,负责藏品流通过程中相关环节的审批和藏品出入库的验放;在四川省文物鉴定站指导下开展相应工作;对文物爱好者进行指导培训;负责文物征集与鉴定工作;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宣传营销部

负责全院各项重大项目活动的策划与宣传推广;推动四川博物院营销体系建设;负责全院融媒体运营;负责大型宣传活动项目的策划和执行;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陈列展览部

协调全院陈列展览的总体规划、策划和实施;负责陈列展览的策划、设计、制作及其相关工作;参与展览的形式设计工作以及展览制作和协调工作;承担陈列展览相关领域学术研究,推进高新技术、现代展陈理念在陈列展览工作中的应用;负责陈列、展览工作的资料、协议等档案管理;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公众服务部

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规划;负责向公众提供优质的参观服务、讲解导览及教育活动;负责观众调查及投诉处理;负责志愿者管理工作;负责四川博物院社教基地的挂牌及相关业务单位合作事宜,积极开展社教活动、业务培训等;牵头流动博物馆巡展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工作;负责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委会及“博物馆之友”工作等;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信息中心

统筹全院信息化工作的建设、规划并落实,做好全院计算机网络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负责计算机等设备和网络设备的采购、维护和管理,负责院网站的技术维护;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图书馆部

制定图书管理规划,做好院藏图书资料的采编、借阅和管理工作,负责善本古籍的整理、保护和利用工作;负责开展馆际之间院藏图录书籍交流;负责院藏非固定资产图书的管理;承担适用全院各个工作领域的多媒体形式的通用资源数据采集、加工、存储和利用管理工作,并为四川博物院学术发展提供图书情报信息服务;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四川博物院文物保护分析检测实验室)

制定文物保护修复规划,负责对藏品进行保护、修复、养护、日常维护;负责本馆藏品保护课题的研究工作;协助做好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承担上级部门和其它文博单位委托的文物保护与科研任务,负责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的设立、申报、落实、实施;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科研与教育中心

承担学术委员会工作、统筹本院挂靠各级学会社团工作(具体业务由对应的业务部门承担),制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规章制度,做好重要资料档案的整理归档;做好相关重要资料档案的整理归档;做好相关重要会议和学术活动的筹备、组织和宣传,做好科研、课题等项目的组织、申报;负责院内刊物工作;负责博物馆教育研究及科教中心工作;完成院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任务。

文旅融合产业发展部

负责本院产业发展规划;负责四川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文物文博专业委员会工作;负责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和推广销售;负责我院对经营性合作项目的审核和组织论证工作,并对投入经营的资产进行监督管理;对经营项目、三大中心、文创卖场进行跟踪、评估以维护博物馆利益;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行政管理部门

办公室

负责文电、会务、档案、机要、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保密、信息、政务公开、信访等工作;负责公务接待和外事管理;协调、督促各部门开展工作;统筹全院重大活动;统筹协调其他综合性、临时性工作。

人事部

负责职工工资、绩效、在编人员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障和编外聘用人员的各项保险及其他福利管理;负责职工退休、辞职、解聘、辞退等报批工作;负责职工聘用、聘任、考核、奖惩管理;负责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工作,做好文博专业初级和中级职称评聘工作;负责本单位人员因私出国(境)的备案工作;管理在编职工人事档案;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财务部

负责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组织全院年度计划财务预算、决算的编报制定并监督落实执行。负责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的汇总、编报工作。负责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工资发放以及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个税的收缴存付工作。负责本院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的账务管理;负责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负责政府采购报批手续,组织招标、院内比选工作;完成上级、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党群工作部

负责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安排党委各种会议、重要活动,负责有关文稿起草工作;负责党群、工会、团委、妇女、离退休干部等工作;履行纪检监察职责,协助院党委抓好党风建设,并进行监督监察;负责我院内部审计等工作;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后勤保障部门

后勤服务中心

负责全院后勤保障管理工作;负责全馆资产、工程的管理工作;负责全院的院容及环境卫生管理;负责职责范围内硬件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更新改造等管理;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安全保卫部

建立、健全和完善全馆安全保卫制度,制定和实施各类应急预案、负责全院范围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展厅开放期间的安全管理和闭馆后全馆的保卫值班。负责各类项目中消防部分的审查、报批、验收和监督;负责保安队伍的管理和培训。负责物防、技防、消防工作;负责全馆各区域要害部位备用钥匙的管理;负责文物(展品)的安全押运;负责安全保卫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保密工作;负责与各级公安部门的联络工作;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文化活动

2021年9月,四川博物院以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为基础,跨区域联合10省48家文博单位举办“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2022年11月底,“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正式揭幕。

2023年4月29日开始,四川博物院更新了常设展“古代四川——两晋至唐五代时期”文物展,共展出文物280件(套),包括自成都东华门遗址出土的许多珍贵文物。

2023年11月,观众在“古代四川——秦汉三国时期”常设展等展厅流连忘返,感受巴蜀文化的魅力。

参观信息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实行免费不免票,凭有效身份证件进入。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逢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2022年7月19日起,按照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要求,四川博物院暂停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2022年8月12日-8月31日,将实施暑期延时开放服务,每周二、周三、周四、周日9:00至21:00开放,每周五、周六9:00至22:00开放。

交通信息

乘坐19、35、47、82、88、407、309A、901路等至送仙桥站下即可。

免费政策

2020年3月,为感谢全国医护人员的坚守奉献,博物馆对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实行年内免费。

阅读量:19 更新时间:2025-07-02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建筑布局
  4. 文物保护
  5. 作用价值
  6. 机构设置
  7. 文化活动
  8. 参观信息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0.3670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