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2001年建成开放,坚持公益办馆定位,成为江苏省首个地市级综合性科技馆。2021年12月完成场馆更新改造,新增互联网+展区等新型科普展示模块。截至2024年,累计接待参观者超过200万人次。
展区设置
场馆设有五大主题展区:
儿童主题展区:包含"神奇通道""倾斜小屋"等16项交互装置,通过沉浸式体验培养儿童科学兴趣
基础科学展区:设置机械联动装置、大气压力实验台等设备,直观展示物理定律
机器人服务展区:配置舞蹈机器人、机甲坦克等智能设备,每日开展表演活动
生命与健康展区:配备心跳监测仪、反应力测试仪等医疗科普设备
互联网+展区:提供VR虚拟体验设备,需通过官方公众号预约使用
科普活动
2022年7月29日,通师二附学生团队在科技馆开展科学实验课,通过"拉不开的书本"等互动实验验证摩擦力原理。2023年7月举办的"党建红引领科技蓝"夏令营,组织青少年参访海安水产养殖园等科普基地。2024年8月推出"科学真好听"专题活动,科技辅导员现场演示光学错觉等科学现象。2024年"五一"期间举办机器人舞蹈表演和《诗词里的科学》课程,单日接待量突破3000人次
社会影响
获评"全国素质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等称号,与南通市十多所学校建立科普教育合作。2025年参与统筹全市科普研学线路,推动区域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时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王湛等领导曾实地考察,肯定其在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方面的成效。
阅读量:13 更新时间:2025-06-30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