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峰林大桥于2018年3月开工建设;于2020年9月28日合龙;于2021年3月1日建成通车。
峰林大桥东起旧屋基隧道,西至丰都隧道,全长1163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千米/时。
建设历程
2018年3月,峰林大桥开工建设。
2019年11月22日,峰林大桥4号主塔中横梁成功吊装。
2020年3月16日,峰林大桥主缆架设完成;5月22日,峰林大桥钢主梁缆索吊装系统试吊成功;9月28日,峰林大桥合龙。
2021年3月1日,峰林大桥建成通车。
桥梁位置
峰林大桥位于中国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桔山街道境内,东起旧屋基隧道,西至丰都隧道,横跨马岭河峡谷,毗邻兴义市万峰林景区。途经峰林大桥的线路是兴义市绕城高速公路(黔高速S09)。
桥梁设计
设计参数
峰林大桥以峡谷分隔为义龙岸和兴义岸,桥梁左幅桥长1164米,右幅桥长1130米,桥面至谷底距离364.2米。主桥长550米,宽24.5米。大桥主缆边跨分别为130米、210米,主缆中跨550米,中心距25.5米,标准吊索间距11.4米,垂跨比1/10;双主缆总长度约971米,合计重量达4131吨;单幅主缆共131索(含4根背索),每索由91根直径5.45毫米的锌铝镁镀层钢丝组成,单索索股最大重量约16.4吨。全桥共计49个钢主梁节段,钢主梁宽30.5米,主梁中小纵梁高2.535米;义龙岸(3号主塔)左右塔柱高均为160米,桥面以上塔高61.3米,顺桥向按100:1双向收坡,横桥向塔柱向桥中线方向倾斜度为14.555:1,塔底尺寸为5.2米×9.7米,塔顶尺寸为5.2米×6.5米;兴义岸(4号主塔)左塔柱高135米,塔底尺寸为5.5米×9.20米,塔顶尺寸为5.2米×6.5米;右塔柱高153米,塔底尺寸为5.2米×9.56米,塔顶尺寸为5.2米×6.5米;顺桥向按100:1双向收坡,横桥向塔柱向桥中线方向倾斜度为14.5:1,主塔中横梁设计长26米、宽6米、高6米。
建设成果
建设难题
为解决峰林大桥两岸塔前均不能设置钢主梁节段拼装场的问题,经过多次技术论证,最终采用分别在义龙岸路基及兴义岸引桥上进行节段拼装,然后采用荡移法施工塔前3个节段,该3个节段同时作为后续节段的起吊平台,有效保护了桥址处的地形地貌。
科研成果
技术创新
峰林大桥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横梁预制提升技术、主缆锌铝镁防腐技术等科技创新成果:
1.横梁预制提升技术:横梁预制提升技术是以下横梁作为预制平台进行中横梁预制,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再提升安装。峰林大桥的3号、4号主塔分别各设有上、中、下3道横系梁,其中,中横梁采用了预制吊装工艺。该技术主要创新点有:①解决了横梁预制装配接缝构造设计优化与预应力设计优化问题,提出了预制装配齿槽竖缝连接节点的局部损伤演化和力学性能退化模型,发展了玄武岩纤维掺合混凝土的具体工程应用并完善了应用指标;②从整体上解决了索塔横梁预制提升时的索塔结构安全性控制、预制段结构安全性控制、提升支架动力稳定控制、主动横向支撑桁架优化设计问题等超大吨位混凝土横梁高空整体提升施工关键技术问题;③解决了利用故障树和层次分析法进行主要施工风险问题的触发因素及前馈控制及反馈处置协调管理策略技术,制订并完善了横梁整体提升施工作业标准程序及其质量检查控制标准、作业管理控制标准流程,以及异常情况处理机制等关键管理流程,研发了中国国内先进水平的基于多终端信息交互机制的索塔混凝土横梁预制装配化施工管理云平台;
2.主缆锌铝镁防腐技术:峰林大桥主缆在中国国内采用锌铝镁防腐技术,即将锌铝镁镀层应用于高强度钢丝上,并应用锌铝镁镀层钢丝制作主缆索股。该项技术的防腐性能提升了1.5倍以上,而且有效降低了大桥对主缆除湿系统的要求。
3.峰林大桥建设还采用桩基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制备技术、承台机制砂大体积混凝土制备技术等。采用的钢板组合梁为中国国内山区大跨度、深峡谷悬索桥首次采用,为山区大跨度悬索桥主梁新型式。
文化特色
桥梁景观
峰林大桥毗邻兴义市万峰林景区,游客在峰林大桥上能领略万峰林的风采 [13]。峰林大桥远远望去宛如璀璨钻石,矗立在喀斯特地貌的山谷间,与连绵起伏的群山巧妙融合,共同勾勒出一幅贵州独有的壮丽画卷 [14] [22]。峰林大桥在特定时间段内还会出现云海景观 。
电视节目
2021年2月22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特别节目《特别报道:寻路乡村中国·织网》,其中《峰林特大桥:半空中施工完成的大桥》讲述了峰林大桥的建设故事。
价值意义
峰林大桥建成通车后,将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带动沿线产业发展,构建更加完备的公路交通体系以及推动同城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新网 评)
阅读量:36 更新时间:2025-05-24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