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1988年11月3日,沈阳桃仙机场首航;1989年4月16日,沈阳桃仙机场正式通航,系沈阳东塔机场民用部分迁建;1994年11月28日,沈阳桃仙机场更名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2001年12月,沈阳桃仙国际机场T2航站楼启用;2013年8月15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T3航站楼转场启用。
截至2024年10月,沈阳桃仙国际机场T3航站楼面积24.83万平方米,民航站坪设79个机位;跑道长达3200米、宽45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2万吨的使用需求。
2021年,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为1392.3884万人次,同比增长5.6%,位列全国第23名;货邮吞吐量17.3871万吨,同比增长1.1%,在全国排名第19名;飞机起降=11.3051万架次,同比增长5.4%,排在全国第25名。
运营情况
航线航点
根据2017年9月机场官网信息显示,机场有基地航空三家:中国南方航空、深圳航空、春秋航空。经桃仙机场的航线共有149条,其中,国内航线126条、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航线23条;航线网络覆盖国内各主要城市,通达亚、欧、美、澳四洲。
2022年3月7日,由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打造的“沈沪”(沈阳至上海)和“沈青”(沈阳至青岛)两条精品空中快线正式启动试运行。
2024年夏秋航季(2024年03月31日—10月26日,共210天),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每周计划航班量3756架次,平均每天537架次,同比2023年夏秋航季增长1.5%,环比2023年冬春航季增长1.8%。计划最早出港航班06:25厦航MF8932(沈阳-连云港-泉州)、计划最晚回港航班01:40春秋航9C8926(重庆-洛阳-沈阳)和瑞丽航DR6585(昆明-芜湖-沈阳)。计划共有37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沈执行航线166条,计划通航城市104座;计划过夜运力89架,同比2023年冬春航季增加2架。
2024年10月27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开始执行2024年冬航季航班计划。新航季,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周计划航班量达到3688架次,平均每天527架次,计划共有40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沈执行航线164条,连接国内外104个航点,计划过夜运力89架。计划最早出港航班06:30 9C8831(沈阳-西安)、计划最晚回港航班01:45 9C8926(重庆-洛阳-沈阳)。国内航线方面,通达广州、南京、西安、杭州、海口、三亚等15个航点日均航班量达到10班以上,增开绵阳、达州、安阳、十堰等旅游热点航线。国际航线方面,计划执行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13条,通达日韩、东南亚、欧美、香港和平壤等13个国际及地区城市。
2025年夏秋航季将于2025年3月30日正式启航,10月25日结束,共计210天。本航季,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每周计划航班量3713架次,日均保障航班530架次。2025年度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计划共有36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沈运营航线163条(国内150条,国际及地区13条),运营航线网络覆盖104个国内外城市。
2025年3月30日,东航国产大飞机C919执飞MU6339航班平稳降落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标志着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飞抵东北地区,开启“上海虹桥—沈阳”航线的商业运营。
人工值机
值机时间
2013年8月15日起,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出港航班均在起飞前45分钟停止办理登机手续。
值机柜台分布
根据2017年9月官网信息显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开放5个值机岛,其中国内3个、国际2个,每个岛设20个值机柜台,共计100个值机柜台。
客货运量
2011年12月21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
2012年12月,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100万人次。
2017年,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734.26万人次。
2019年12月22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正式跨入国内大型繁忙级机场行列。
2023年,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2056.4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0.1%。
2024年2月16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单日实现保障进出港旅客77311人次,创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历史新高。截至10月28日,沈阳机场今年的旅客吞吐量在东北地区率先突破2000万人次大关,较2023年提前了55天,同比增长16.1%。同时,沈阳机场今年累计保障航班起降13.47万架次、货邮吞吐量18.3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1%、16.4%。
交通换乘
机场巴士
沈阳市区旅客可乘坐往返桃仙机场与沈阳北站、沈阳站、沈阳长途客运总站的三条市区巴士线路,周边城市旅客可乘坐省际旅客班车往返桃仙机场与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阜新、辽阳及盘锦七条省际巴士线路。
购票位置:机场航站楼一楼综合服务柜台 (沈阳市区班线)、停车楼A楼长途客运站 (省际班线)
轨道交通
截至2023年9月,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可换乘地铁和有轨电车,地铁线路为沈阳地铁2号线,有轨电车线路为沈阳浑南现代有轨电车6号线。
出租车
沈阳桃仙机场出租车站有正规出租车,车窗两侧贴有收费标准收费办法和出租车汽车驾驶员服务监督卡,过路费,过桥费由乘客负担。
停车场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停车楼位于T3航站楼东北侧广场,主体距离新航站楼最近处距离约110米。
停车楼共A、B两座建筑,为地下两层,局部地上一层,两部分设独立出入口并设独立人行通道与新航站楼相连,停车楼顶面设地面停车场。
两座停车楼总建筑面程13万平方米,共设2068个小型停车位。其中停车库面积73940平方米。在两座停车楼的地上部分,还设有停车位1254个,其中含122个大型车位。A、B楼分别设有残疾人车位,每楼12个。
停车楼设有出入口通道各十条,是东北首家使用ETC通道的停车场。旅客到达地下停车楼后可通过连廊直达航站楼内。停车楼A座手扶梯6处,B座手扶梯8处通往地面;与新航站楼连接口处A、B两座停车楼各有3部升降梯、6部滚梯,可直接进入航站楼办理登机。
送机停车:送站车辆可通过机场路上的高架桥直接行驶至新航站楼二层门前,从南侧高架桥返回市区。
接机停车:接站车辆在机场路高架桥上,通过停车楼专用匝道下高架桥,进入停车楼入口广场,取停车票入场停车;返回市区时,从停车楼出口行驶至收费广场,交费后上高架桥回市内。
城市候机楼
截至2017年8月,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开通5个城市候机楼,分别是沈阳机场快客站候机楼、阜新城市候机楼、辽阳城市候机楼、盘锦城市候机楼、通化城市候机楼,各个城市候机楼均具备售票、航显、值机、等服务功能。
文化特色
核心价值观
铸信,铭责,仁爱
服务理念
满意伴行,愉悦达心
建设规划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发展战略目标是:服务辽宁省7+1都市圈,建设成为国内骨干机场,逐步发展为振兴整个东北民航事业的中心机场,力争成为东北亚最有影响力的枢纽航空港。
根据机场总体规划,202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约为2500万人次/年,高峰小时旅客流量7756人次,货邮吞吐量40万吨。203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约为47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80万吨。远期到204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约为7000万人次/年,高峰小时旅客流量20125人次,货邮吞吐量110万吨。远期2040年新建西航站区航站楼面积38.97万平方米,共建成二组四条跑道。
2018年,机场将开工建设沈阳机场二跑道。
价值意义
《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及《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将沈阳桃仙机场定位国内骨干中型机场,并突出了沈阳机场在东北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民航东北地区是全国民航七大区域之一,发展国际航空运输符合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的总体布局,符合民航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实施全球化战略、建设民航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辽宁的重要窗口,为提升沈阳乃至辽宁形象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机场扩建工程,不仅对辽宁省顺利举办十二运具有重要的保障性作用,也是辽宁省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交通枢纽。机场将辽宁与世界紧密连接在一起,为辽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阅读量:236 更新时间:2025-04-11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